当前,税务和发票等财税数据作为财务关联性强、欺诈难度大、覆盖率高的优质数据,正成为数字普惠金融不可或缺的“硬核”力量,全面提升相关数据理论与实战能力正逢其时。8月8日,金蝶2023年全球创见者大会“企业数字信用平行论坛”在深圳举办,国内首份《财税数据风控白皮书》(以下简称《白皮书》)由中国经济信息社新华信用(以下简称“新华信用”)与金蝶征信“泾渭云”在论坛现场共同发布。
中国经济信息社(以下简称“中经社”)广东经济研究中心副主任毛丽丽对《白皮书》进行了发布介绍,她表示,为积极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改善小微金融服务的要求,持续探索科技赋能普惠金融的创新发展模式,加快构建以“金融+科技”为支撑的普惠金融产品体系,多措并举培育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新动能,新华信用与金蝶征信“泾渭云”共同发布《白皮书》,深入解析财税数据产生的业务场景、数据结构、关联关系,帮助政府、金融机构、企业及行业平台等用户构建财税风控指标体系,提出解决方案,应对现实挑战。
近年来,多部委相继出台了支持普惠金融发展的政策,相关业务考核要求逐步细化。大力发展普惠金融既是改善民生问题、提升金融服务获得感的有力抓手,也是拉动经济和产业发展的重要引擎。小微企业因缺乏有效抵质押物、抗风险能力弱等客观条件限制,长期面临融资难、融资贵、融资慢的困境。助力小微企业及民营经济的健康发展,扩大信用贷款规模的难点在于找到金融服务普惠性与商业可持续性之间的结合点、平衡点。完善的社会信用体系是实现供需有效衔接的重要保障,是资源优化配置的坚实基础,是良好营商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促进国民经济循环高效畅通、构建新发展格局具有重要意义。
白皮书调研发现,在小微税票数据信贷产品的业务场景中,金融机构面临诸多难点,包括获取税务数据授权难、各地税务局数据系统差异、对数据的解读能力不足等。2022年7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高质量发展促进形成新发展格局的意见》,文件强调加强公共信用信息同金融信息共享整合,关键一环就是财税数据的挖掘和利用。在互联网信息技术和商业需求的共同推动下,大数据风控和信用体系建设日益受到重视,财税数据作为企业经营、财务、税务等方面的重要信息载体,是金融科技领域的重要研究对象。
中经社是新华社直属的专业经济信息服务机构,新华信用是中经社建设运营的国家级信用信息服务平台,是新华社履行国务院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部际联席会议成员单位职责的重要举措。近年来在国家发展改革委的指导支持下,中经社通过新华信用平台,积极参与信用示范区创建、“信易工”、“信易贷”、信用立法、信用监管等工作,有力推动了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深化和创新,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
以大数据风控、人工智能等技术为代表的金融科技技术正在渗透小微企业信贷,而智能信贷技术在“税务贷”领域已经融入传统金融,让更多小微企业获得便捷高效的融资服务,推动民营经济蓬勃发展。中经社将继续依托全球采集网络、信息平台资源、发布渠道优势和国际传播能力,全面助力“财税风控”建设。
毛丽丽表示,在不久的将来,随着越来越多数据源的开放,对于传统金融机构“不敢贷、不能贷、不愿贷”的问题,会有更多更有效的解决方案。下一步,新华信用也将围绕普惠金融的成果与经验,将“财税风控”案例在全国推广,同时,探索创新和优化第三方评估机制,共同建立财税专家智库,为相关工作提供专家咨询、业务培训、课题研究等第三方服务,为推进民营经济新发展格局做出更多贡献。